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這為我們深入落實科教興國戰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指明了前進方向。職業教育作為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職業院校必須大力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心懷“國之大者”,引領學生成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人才支撐。
一、時代擔當——職業院校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的重大意義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對職業院校來說,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對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1.“三進”是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在新形勢下,職業院校的戰略定位越來越明確,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要求,要“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這一論述,為未來職業院校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也有力提振了人們對職業院校發展前景的信心。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是職業院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辦人民滿意的高質量職業教育的根基所在。
2.“三進”是新時代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應有之義
技能型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的重要基礎,也是“中國創造”落地的一支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指出:“不能瞧不起產業工人。我們建設現代化,就要抓制造業,搞實體經濟。一定要轉變觀念,大力培養產業工人?!甭殬I教育擔負著培養大批現代產業急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引領廣大學生弘揚和傳承“做專、做精、做細、做實”的工匠精神,為中國制造、中國創造奠定堅實基礎。
3.“三進”是實現職業教育戰略價值的現實需要
實踐證明,職業教育作為一種對經濟、社會與個體發展具有特定功能的教育,具有廣泛的社會需求和不可替代的戰略價值。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準中國式現代化的國情特色和本質要求,不斷推動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找準職業教育支撐國家全面現代化、民族全面復興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著力點,不斷拓寬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發展道路,更好滿足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更高要求。
二、系統推進——職業院校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的頂層設計
教育部懷進鵬部長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座談會上指出:要與時俱進、創新思考“三進”工作進什么、怎么進。進什么、怎么進決定了進的成效。系統推進的理念是對“三進”的頂層設計和根本指引。
1.一體推進,堅持系統觀念
系統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要在全面學習上下功夫。只有全面、系統、深入學習,才能完整、準確、全面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對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為貫徹落實打下堅實基礎。首先要讀原文、悟原理。領導干部要原原本本學習報告,同時要把學習大會報告同學習大會系列講話和相關文件結合起來,同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十九大報告精神結合起來,聯系著學。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系統跟進黨的創新理論最新發展,系統推進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系統融進黨的創新理論蘊含的世界觀方法論。把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融進學習內容,讓學生從歷史的縱深深刻理解黨的二十大精神。
2.因材施教,堅持創新模式
要結合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創作有理論深度、有受眾廣度接地氣的宣講內容,注重用職業院校學生喜歡的方式,從學到思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內化于心。注重內容為王,內涵至上,學習宣傳中要強化內容設計,既要避免陷入吹拉彈唱的“形式主義”,又要擺脫生搬硬套、理論實踐脫離的“本本主義”。借助學生喜聞樂見的時尚流行元素,充分運用快閃、抖音、小視頻、情景劇、視頻、歌曲、動漫、紅色文化精品等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讓深奧的理論知識貼近青年、通俗易懂,真正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入行。
3.走深走心,堅持效果導向
效果導向是黨的二十大精神生根開花的保證,要不斷深挖內涵,深挖典型,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強化理論支撐,賦予時代內涵,創作多新穎、有深度的小題材、大境界,小故事、大精神的主旋律典型的故事,使之真正活起來,落地生根、破土發芽;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教育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切實將學習的效果變成引領青年成長成才實實在在的成果,引導青年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三、融鹽入水——職業院校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落實落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應該融鹽入水、如鹽在水,引領青年大學生。
1.融入思政課程,在學中思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職業院校思政課程,是職業院校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途徑。首先要自上而下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課教材,要盡快開展思政課教材修編工作,將二十大精神有機融入。其次要由點到面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走進思政課堂,從職業院校思政課程的設置與內容入手,深挖黨的二十大精神與課程內容的連接點、契合點、共鳴點等,由點到面全面推進。最后要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法,打破教學時間與空間的界限,推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推進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內化。
2.融入專業課程,在思中踐
課程思政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是新時期加強學校人才培養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舉措、新方向。職業院校專業課程種類多、覆蓋面廣、專業性強、技術技能性突出,是職業教育的核心內容,更要主動擔負起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貫徹的重要任務。要以“大思政課”和“三全育人”理念,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實現課程思政與思政課協同育人。
3.融入實踐教學,在做中悟
實踐是人們能動地改造和探索客觀世界的社會性活動。所謂學思踐悟,就是要求黨的二十大精神要全面融入職業院校實踐教學和實踐活動中。首先要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專業實踐教學,將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學生管理、實習、實訓和社會實踐中,使之達到知行合一、服務社會的目的。其次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學生社團活動,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社團和第二課堂,努力提升大學生社會實踐整體水平和實踐效果。最后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學生文藝活動。利用有關節慶日、紀念日等將黨的二十大精神潛移默化第融入。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更要立足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引領職業院校廣大學子堅定理想信念,成為黨對職業教育“大有可為”的殷切期待轉變為職業教育戰線“大有作為”生動實踐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