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15日,由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外語教育工作委員會主辦,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新時代職業教育外語教學改革與發展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論壇以“守正創新,傳承超越”為主題,采用“線上+線下”并行的方式舉辦,萬余名職業院校外語教師參會,為外語教學的改革創新與高質量發展,謀劃新舉措、貢獻新方案。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教學與質量處處長張磊,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許建領,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副總編輯常小玲,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中德高等職業教育創新中心主任、前德國駐廣州領事館總領事Martin Fleischer,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外語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商務外語學院院長趙繼政等領導嘉賓出席了論壇開幕式。

主旨報告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以“聚焦高質量發展,培養現代化建設人才”為題作論壇主旨報告。報告以二十大精神的核心內容為引領,立足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實際要求,凝練五“新”:新思路、新領域、新賽道、新動能、新優勢,對職業教育所處的新歷史方位,新時期的人才部署做出系統性、前瞻性論述,指明了新時代高質量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報告指出,職業院校外語教育的發展改革要緊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國民經濟發展主戰場。報告要求以創新驅動求發展,以數字技術辟新路。以“教育強國”助推實現“制造強國”。要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扎實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和科教融匯,不斷優化類型教育定位,發揮區域優勢特色,以外語賦能國際化發展,通過建設現代教育體系,服務人的全面發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支撐新發展格局。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 魯昕
開幕致辭
張磊在致辭中表示,在全國職教系統深刻領悟兩會精神,認真落實《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開局起步之際,本次論壇的召開,回應了職業教育的時代使命,展示了外語教學的育人成果,很有意義。圍繞新時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大勢與工作部署,張磊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深刻把握改革發展新形勢。深化外語教學改革創新,助推職業教育“引進來”與“走出去”,助力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深入融合、有機銜接;二是著力加強教學資源建設。充分發揮中國職教學會的智庫作用,深入推進外語教學標準修訂、課程體系優化、教學模式改革、人才需求調研、課程思政建設等改革探索;三是主動融入數字化建設。立足數字化人才培養,加快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持續開發專業資源庫、數字化教材、在線精品課等優質數字化資源,深入探索數字化賦能職業教育外語教學的新模式、新路徑。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教學與質量處處長 張磊
常小玲對本次論壇的舉辦表達了祝賀。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職業教育乘勢而上、謀定而動的關鍵一年。作為中國職業外語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職教學會外語教育工作委員會的秘書處單位,外研社深耕職教二十載,在教材出版、數字研發、國際合作、研修培訓、科研服務、師生賽事等方面持續拓新,構建產研融合、協同發展的新生態,推動培養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水平人才。未來,外研社也將把握新形勢、對接新行業、探索新模式,依托國際化和數字化特色發展,全方位服務職業教育外語教學高質量發展。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副總編輯 常小玲
許建領表示,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對本次論壇的舉辦高度重視,充滿期待。一直以來,深職院深入對接國家所向、深圳所需,創造了中國高職教育的多個第一。商務外語學院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業發展需求,積極探索高職外語人才培養新模式,取得了豐碩的育人成果。深職院與外研社攜手舉辦本次論壇,是對職業教育外語教學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回應,也是校企共建、共贏生長的有力作為。相信本次論壇能夠凝聚教育共識,聚合實踐智慧,取得具有前瞻性和指導性的優秀成果,為培養更高水平的外語專業人才出力獻策。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 許建領
開幕式和主旨報告由教育部職業院校外語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外國語大學原副校長閆國華主持。

教育部職業院校外語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外國語大學原副校長 閆國華
主題報告
Martin Fleischer以“雙語教學助力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為主題,展示了工學交替進行、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兼顧的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在報告中,他結合德國的社會背景、語言情況、教育策略和行業需求,系統分析了雙語教學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并指出職業教育應根據社會與行業的實際需求調整語言教學策略,以適應國際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報告還基于德國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分享了雙語教學的策略和方法,幫助參會教師拓寬國際視野,更新教育理念,搭建了促進中德教育交流與合作的國際橋梁。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中德高等職業教育創新中心主任、前德國駐廣州領事館總領事 Martin Fleischer
趙繼政圍繞“高職外語教育數字化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主題,系統分析高等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時代背景、設計構思。他指出,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是構建良性循環的數字化生態體系,從傳統教育轉變為智慧教育,以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變革發展,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并通過提升學習者的職業素養,反哺信息技術與產業發展,實現雙向賦能。趙繼政表示,構建科學合理的數字化轉型模式,一要實現教師能力的職業化,提升數字化素養;二要推進教學資源的智能化,為職業外語教育提供智慧支持;三要促進教學模式的混合化,開展混合教學;四要推動教學場域的雙元化,推動產教融合。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外語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商務外語學院院長 趙繼政
專題分享
教學改革專題
論壇“教學改革”專題特邀“雙高”職業院校院系負責人,就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高職院校專業轉型、外語教學改革等主題分享經驗見解。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商務外語學院副院長劉建珠系統分析了智慧教育的發展脈絡,并立足職業本科公共外語教學特點,探索新時代職業教育外語教學改革的標準與路徑;商務外語學院公共外語部教研室主任楊洋分享了商外院分級分類教學策略,通過評估學生學情,調整課程安排與內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升育人成效;商務外語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主任周月容圍繞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分析對應產業的現狀與未來趨勢,并介紹了深職院的轉型模式與成果;商務外語學院國際商務專業主任樓潔聚焦數字貿易背景下國際商務專業的轉型升級,依托深職院的實踐經驗,分析了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升級背景下,人才培養體系、專業教學改革等方面的轉型路徑。

南通職業大學國際合作教育學院副院長陳蓓圍繞課堂環境、課堂組織、課堂氛圍三個維度,以《新時代職業英語》為例,提供了構建混合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打造智能課堂、智慧課堂、活力課堂的解決方案;天津交通職業學院基礎教學部部長王風麗結合國規教材《新職業英語》,分享了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線,以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和職業規范為引領,職業性與思想性相融合的單元教學設計模式。

產教融合專題
本次論壇還特設“產教融合”專題,對標產業前沿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邀請京東集團京東科技子集團、深圳云譯科技有限公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北京外研在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代表,圍繞產教融合、課證融通、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新成果、新范式進行專題分享,共話教育數字化轉型下構建智慧教學新生態的機遇和挑戰。
主題報告和專題分享由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外語教育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外研社職業教育出版分社社長李淑靜主持。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外語教育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外研社職業教育出版分社社長 李淑靜
論壇還舉行了全國職業院校外語教師發展聯合培訓基地揭牌儀式和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成員單位揭牌儀式。
說課交流 \ 開放課堂
本次論壇,特邀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商務外語學院教學團隊,帶來了精彩的“說課交流”和“開放課堂”特色課程。商務外語學院副院長劉建珠帶來了以“3H課堂(職業綜合英語)”為主題的說課交流?!白寣W習發生(Happen)、讓教學快樂(Happy)、讓未來有望(Hopeful)”的“3H”理念引發了聽課教師的熱烈反響。劉建珠“導(Engage)、展(Exhibit)、講(Explain)、探(Explore)、啟(Enlighten)”的“5E”課堂教學模式,立足職教特色,把新方法、新技術、新標準引入教育教學實踐,提升外語教育教學內涵。九節不同主題的開放課堂展示了真實、活躍、創新的教學情景,為職業院校外語教學提供了新模式,勾勒了新思路。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帆。本次論壇的舉辦,以新理念、新標準、新人才的探索與實踐,回應“強國建設,教育何為”的時代命題,取得了豐富的會議成果。期待以本次論壇為契機,廣大職業院校共創更多交流互鑒、共建共享新模式與新路徑,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再開新篇,再譜華章!